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

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作者:黄远胜 来源:交汇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4-06-14 浏览次数: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黄远胜


产教融合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应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通过构建“多元协同”产教融合合作新范式、创建“多措并举”产教融合培养新路径、建立“量化评估”产教融合合作评价新标准三个措施,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构建“多元协同”产教融合合作新范式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产教联合体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核心在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这一联合体由政府牵头,以产业、课堂为基础,致力于整合多元要素资源,通过规划制定、政策引领、经费支持等手段,联结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各方主体,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进而促进区域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联合体内部,政府承担主体责任,通过设立多主体参与的理事会,明确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各成员单位职责,同时积极搭建平台,构建产教对接新机制,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坚持以校企为主体。旨在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强化应用导向的激励机制,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同步。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专业(群)布局,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此外,强化企业教育能力,锚定产教融合型定位,聚焦核心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校企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和互利共赢,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主角。学生是产教融合的核心主角,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同时,学生反馈的实践经验不断促进教学优化,形成产教双向互动,因此职业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学生为中心的产教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输送了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共同推动产业和教育的创新发展。

创建“多措并举”产教融合培养新路径

坚持多元主体深度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多方协同,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过程,通过“多头甜”政策引导、合作机制建立等方式,促进各方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确保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形成合力。最终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专业协同培养体系,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走”,提高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坚持多元主体深度协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构建完善的合作机制与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材研发、教学设计、实习实训等多个维度上,进行细化优化,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行业导师制度、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提供个性化教育以及组织技能竞赛与认证等,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建立“量化评估”产教融合评价新标准

建立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将政府、学校、行业组织、企业四方主体纳入评价体系,确保各方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考虑。建立“校政行企”四位一体的多元化质量评价机制,确保评价工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细化标准化评价标准指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论等多理论的融合,运用CIPP-IPO模型,从产教融合的背景、投入、过程、结果四个方面,系统地构建了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成效评价模型和研究框架。从背景、投入、过程、结果四个方面出发,包括“政策背景”“经费投入”“实训基地”“师资结构”“共建课程”“共建专业”“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企业效益”“高校效益”以及“毕业生就业与发展”在内的11个二级指标。

完善可视化量化评估标准。将数据指标可视化,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成效,为优化产教融合模式、提升产教融合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明确量化标准和方法,建立数据收集与分析机制,并结合背景、投入、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可视化评估结果,形成评价结论。该标准不仅为产教融合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更清晰地了解产教融合的运作机制和价值,进一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交汇点新闻20246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