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

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 基本逻辑、问题分析与实践路径

作者:崔淑淇 姚聪莉 张―磊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17 浏览次数:

崔淑淇 姚聪莉 张―磊


崔淑淇,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姚聪莉,博士,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磊,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摘 要]探索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为突破口,遵循一体化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体化设计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逻辑,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的问题,需要实践深入进行基于类型教育的人才需求调研,创新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类型教育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紧密对接类型教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组建结构化双师型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

[关键词]类型教育;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贯通;教学标准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以来,党和国家将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稳步并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是关键。目前,开设职业本科教育的院校,主要通过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两种渠道招生,生源来源呈现出广泛性和多元性的特征。面对多样化的生源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要求,探索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为突破口,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职普融通,畅通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对职业本科院校精准把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创新具有类型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并以专业内涵建设带动办学特色的形成,不断提高适应性以及人才培养水平,都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

二、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逻辑

(一)一体化提升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了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通道,系统构建职业教育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衔接贯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衔接贯通过程中,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重点,关键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基于类型定位,职业本科教育既属于本科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别,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相比,其区别在于层次的不同;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其区别在于类型的不同。从类型教育的视角看,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开发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畅通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中高本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师资培养行业指导、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等领域相衔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持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信息化物联网数字化相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的历史交汇期。在专业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确定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就成为专业设置的基础,其与学校的改革成效及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充分体现出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性,是对不同教育类型判断的基本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属于应用型,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可以细分为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本科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经济关联最为直接﹑最为密切最为依赖的教育类型,并随着数字化发展促进产业不断升级,产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最为有效。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是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逻辑起点。职业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相比,是比其高一个层次的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诸如专业的学制、生源和要求等均有根本性的变化,在职业技术理论要求上,应具有宽厚,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着重体现掌握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和具有较高实践技能,能够在相应专业领域从事技术的应用设计管理及一定的创新能力。职业本科专业培养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胜任具有技术复杂性的操作岗位并在企业直接就业,即刻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应具备更宽广的知识面,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迅速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生产一线问题。

(三)一体化构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1.深入解读专业目录,专业简介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简称“新版专业目录”)定位清晰,对接现代产业体系,设计了中、专本纵向贯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更加注重与岗位职业、产业的对接,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其包含中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专科,职业本科教育等三个层次的专业目录,包括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的1349个专业,全面覆盖了国际通行的41个工业门类以及我国最新发布的新职业,构建了从中职到高职专科到职业本科的纵向贯通渠道,其中职业本科设置了247个专业。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以下简称“专业简介”),立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覆盖新版专业目录的全部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新版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提供了系统性的基本遵循。

职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首先通过专业目录呈现,其基本要求只有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才能“落地”到课堂上,才能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上。新版专业目录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基于中高本贯通培养,进行系统性的一体化设计表述﹑呈现,深度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在专业名称及内涵课程体系核心基础课程等方面具有十分鲜明的引领性适配性和时代性,为提高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供了导向。

2.全面理解专业教学标准

在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下,除了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专业设置标准、专业简介学位授予标准已经由教育部发布外,与专业教学标准相配套的还包含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师资配备标准。国家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中,各专业标准的框架和条目完全相同,对于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既包含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又允许有条件的学校和专业可结合教学改革实际,探索重构课程体系,如按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将课程内容有机重组为相应的校本特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一般设置810门,在统一要求的同时,允许学校对课程门数﹑课程名称和内容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设置812门,允许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根据统一提出的课程目录自行选择,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差异性。

国家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各条目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培养目标定位的类型特征,反映了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普通本科和应用本科的区别;“职业面向”包含对应的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技术领域举例及职业类证书举例,反映了该专业对接的行业和企业;培养规格则反映了该专业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细化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师资队伍是对结构化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现状、“达标"情况和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条件”包括专业教学场地和设备等硬件资源配置以及教材、图书.信息等软件资源配置的“达标"情况,反映了专业软硬件资源配置现状及基本要求;“质量保障和毕业要求包含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和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专业开设的“门槛”,还要进行动态更新,并以多种形式的数字资源平台为依托,形成基于教、学﹑练、评各环节融入数字化教学的新模式。

三、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职业教育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不清晰

改革开放后,我国创新性地探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党中央在1985年就提出“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体现出中职和高职人才贯通培养的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地演进和变革,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结构层次,要求这个体系对内要全方位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人才成长立交桥,职业本科教育破解了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瓶颈”问题。2020年教育部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提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有机衔接”,体现出中职﹑高职及职业本科人才贯通培养的理念,为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提供了依据。但在职业学校实施层面,虽然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衔接、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探索具有相对成功的经验,而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中职和高职专科人才培养方案衔接、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探索刚刚起步,开发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的路径还缺乏明确性。

目前,"职教高考”中职业本科招生具有中职升入本科的“3+4”模式,高职专科升入本科的3+2”模式,由于不同层次不同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对独立且不互通,导致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中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衔接缺乏一体化统筹,连贯性不足;普通高考模式下,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职教高考”存在类型差异,需要进行职普融通融合,而坚持职业本科类型定位是“职普融通”的基本遵循。此外,职业本科教育坚持类型定位,传承了高职专科教育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相对比较明显。对于在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既体现出区别于专科的层次特征,又体现出区别于应用本科教育的类型特征,需要创新从“强经验归纳"到“强逻辑演绎"的改革路径,通过实践来探寻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的内在规律,真正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专业人才贯通培养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

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来“落地”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贯通培养,应以中高本课程体系的衔接来贯通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全过程。但由于当前我国中高本贯通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因人力,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制约,构建课程体系所需要的产业和岗位数据缺乏,导致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院校不能及时获取产业行业人才需求的精准数据、岗位任职标准,不能全面深入关联分析产业岗位人才需求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无法对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所需人才的结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预测;二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质特征和根本路径,但职业院校往往对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细分程度把握不够精准,职业能力精准关联专业课程体系的匹配度不够,还不能完全满足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教学要求。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生源,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往往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关联度不够,缺乏对职业本科专业所依托的高职专科专业开设历史和建设情况的审慎分析,对于同一专业不同生源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针对性。除此之外,为开发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构建的课程体系没有充分体现出区别于应用型本科、高职专科的独特价值和特征,往往造成与其专业的同质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在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构建课程体系时,就要准确认识学术性和职业性之间的关联逻辑,彰显类型特色,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课程体系改革充分衔接职业教育专业人才贯通培养。

(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贯通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

职业教育是基于工作体系的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基于工作实践的职业能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根据工作实践岗位职业能力开设课程,构建具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育训结合等特征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面向工作岗位(群)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遵循类型教育的实践逻辑。职业本科教育在培养层次上与高职专科教育相比丰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培养内容上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增加了高技能型要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本科属于本科层次,目前居于类型教育的顶层,是职业教育上升通道的顶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本科教育又是本科教育层次的一种类型,与基于学科体系的应用本科教育相比具有自身的差异化发展优势,面向行业产业承担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场工程师"职能。在实践教学层面,高职专科教育主要与企业合作协同育人,而职业本科教育则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到促进和一定程度引领产业发展;高职专科与企业的双向合作是点对点,服务对象一般比较固定,而职业本科教育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到产教融合,与企业的合作是面与面深度融合,服务对象具有普适性的特征;高职专科实施工学结合一般都基于技术技能操作层面,而职业本科教育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提升到知行合一具有技术技能的创新型层面。但当前职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贯通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也存在参照应用本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因此,在开发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着重解决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的问题,教学过程引人生产过程,按照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开展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

四、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实践路径

(一)深入开展基于类型教育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需求调研

职业本科教育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对于“高级”如何认识和理解,与高职专科的“高素质”如何区分?在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设计前,就需要进行深入的人才需求调研,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预测分析,因此,人才需求调研是职业本科学校专业开设的逻辑起点,一是开展产业行业以及就业市场调研,全面了解全国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做好职业本科人才需求的预测和分析,获取基础人才需求数据;二是深入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调研,全面细致地了解企业对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分析所开设专业对接的产业链岗位群中哪些岗位需要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其需要具备哪些知能力和素养,以及对现场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精准要求和变化趋势;三是通过院校之间建立协作关系和交流互访机制,及时掌握对应的高职专科院校及应用本科学校同一专业改革建设情况及其发展趋势,避免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岗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技能证书考证、就业市场拓展﹑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出现同质化现象,有效破解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瓶颈,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职业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创新类型教育专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终身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基石。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直接为生产一线服务并在生产一线创造经济效益。职业本科专业设置面向职业岗位(群),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质量,也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因此,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作为改革的价值逻辑,要充分体现适应性和职业性。一方面,依据基于类型教育的职业本科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分析梳理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岗位群、岗位﹑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徳等基本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畅通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针对性地细化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瞄准专业技术领域内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以衔接贯通为目标,创新以标准贯通、课程贯通﹑资源贯通、文化贯通为特征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可以很好胜任具有技术复杂性的操作岗位,或为一线操作者提供技术方案的应用技术岗位,并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引领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一体化贯通培养改革。

(三)构建与类型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础,而专业教学标准则是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基本遵循,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课程的衔接。职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将工作逻辑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一体化设计的职业教育各层次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简介来进行统筹规划,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贯通并规范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学术性和职业性,变革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以课程体系衔接错位来构建与中职,高职专科以及普通高中相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分析专业面向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及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规范人才培养规格,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岗课赛证融通,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知识和能力结构完全不同的两层次两类型生源,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适应不同生源、既体现学术性又体现职业性、符合能力发展规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实现课程的精确对接,凸显理实一体化的“学科+专业”特色,体现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衔接中高本贯通培养。另一方面,在职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从一体化的视角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避免与中职﹑高职专科以及普通高中课程内容的重复,围绕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匹配适切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关注与其他不同层次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延伸,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机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生态体系。

(四)完善紧密对接类型教育的职业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基于工作体系的教育类型,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应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不同,前者基于职业教育类型追求实践逻辑,后者基于理论知识的学科体系追求学科逻辑,因此,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内容是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注重技术应用和技能操作等知识的实践性。此外,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中职高职专科专业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相比较,中职高职专科的专业实践教学基本上是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训,要求熟练掌握技术的操作技能,是在“操作”层面;而职业本科的突出特征是新技术﹑新工艺,专业实践教学则要对接产业中的高端领域,更强调技术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工程训练,是在强调手脑并用的创造性层面,培养的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因此,基于类型教育的职业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与中职高职专科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紧密对接,并将其延伸拓展和提升,建设产教融合生产型工程技术训练基地,着力培养精技艺、善经营﹑懂管理的现场工程师,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技能操作—技术应用—技能技术融合—技术创新的“四阶递进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

(五)组建基于类型教育的结构化“双师型”专业教师教学团队

建设高水平的结构化专业教师教学团队是开发高质量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的关键。结构优化和“双师型”,决定了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在专业领域实施人才需求调研、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用性,也极大地影响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质量。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的质量和特色,取决于专业教师教学团队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优化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对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的开发与实施,对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本科学校要组建包括校内专业骨干教师、产业领域及行业的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业内大师名匠在内的结构化“双师型”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必要时邀请中职和高职专科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参加,通过标准引领、共建共享、大数据技术支撑,形成多方协同的联动机制,确保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的开发质量。同时要加强对目能方课程师的职业素养﹑数字素养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持续优化结构建立交流沟通机制,不断提升教师教学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保障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的高质量运行。

面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所带来的专业生产领域工艺日益复杂问题,职业本科要培养应用和高职专科对应专业无法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需要,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落地”。要坚持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为基于类型教

育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提供了基本遵循,尤其新时期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的开发将助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