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阮聪颖
浙江省台州市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全市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5%,曾被评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影响力城市。台州也是“制造之都”,目前已形成35个工业行业大类、170多个行业种类的产业体系,境内A股上市企业数居全国地级市第四位,307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外第一。
2021年台州获批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城市。台州发挥职业教育国家试点倍增效应,紧紧围绕破解产教“两张皮”、融合深度不够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厘清政府做什么、企业做什么、学校做什么,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多元办学、立体育人”的多元办学“台州经验”,“校企协同、中高一体、育用贯通”的人才培养“台州模式”,“育训并重、协同研发、成果共享”的服务民企“台州样本”,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实践,推动产教融合不断走深走实。
聚焦政府做什么 让融合生态优起来
一是政策激励。台州围绕产教深度融合,制定出台20多个激励政策,破解校企合作中遇到的政策堵点难点。比如,制定《台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今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在法律层面保障企业、院校合法权益,明确企业投资或者企业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院校的建设用地,按照科研用地管理,符合国家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通过划拨方式供地;职业院校、教职工和学生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可在企业作价出资或者入股,企业人员的教育教学成果可以认定为技术或者科研成果;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所得收入的一定比例可核定为绩效工资增量,教职工在校企合作中合法取得的企业兼职报酬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二是规划先行。台州不断优化产教城发展布局,对标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健康、未来汽车、精密制造等五城建设要求,把产教融合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台州市临港产业带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1个园区、9个中心、N所特色化学校”的总体布局,引导高校特色学院、中职学校到产业集聚区办学。建立服务临港五城建设“30分钟技能学习圈”,组建模具加工与装配、汽车技术等35个职业教育专业群,新增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一批新兴专业。推进办学特色化,增挂7所市级特色化校名,比如临海市华海技术学校增挂台州市制药技术学校,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增挂台州市智能制造技术学校,三门职业中专增挂台州市新能源工程学校。
三是市域统筹。加大产教融合市域统筹力度,明确市、县两级政府履行产教融合纳入规划、保障投入、统筹协调、开展督导等八项职责,建立党、政、部门、共同体、学校产教融合“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市域统筹工作的意见》,重点推进招生等五方面市域统筹;成立职业教育与产业研究院、产教融合专家指导委员会;搭建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匠才荟”数字职教管理云中心,初步实现招生、教学、培训、就业等一体化管理。
聚焦企业做什么 让合作意愿强起来
一是引导企业参与办学。以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创新推进社会多元办学,出台《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施意见》,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设立办法、投入管理、运行机制、支持保障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明确“政府对举办职业教育的民办非营利性机构给予20%生均支持,减少对混合所有制办学机构的金融担保费用,优先支持混合所有制的项目用地”,开展了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32个,形成“政府+民营企业”“二级学院+民营企业”“学校+民营企业”等多元办学“台州样本”。
二是引导企业协同育人。围绕“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推进政企校多方协同育人。研制产教融合谱系图,发布《台州市产教供需年度报告》,共建共享20多个产业学院产学研合作平台,长三角汽车、模具产教融合联盟等85个项目获评省产教融合项目,实现了产业与专业共舞、企业与学校双赢。比如,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以产教融合模式定制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校企共同招生、共建课程、互培师资,目前已经有三届240名学生毕业,70%以上学生就业于爱仕达集团。
三是引导企业以技提薪。借助全省首个全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机会,强化“技高者多得”导向,制定全省首个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出台《行业性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操作标准》,引导上市公司开展对技术工人股权激励,让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目前,台州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企业3913家,惠及职工48.15万人,技术工人年度预期薪酬同比往年提升6%。比如,上市企业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将15%股份纳入员工红利分配体系,让更多技术工人从“打工者”变为“合伙人”。
聚焦学校做什么 让办学活力旺起来
一是提升学校办学能级。职业院校始终把提升办学能级作为第一要务,用好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支持政策,对接台州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医化、模具与塑料、泵与电机、缝制设备、智能马桶、通用航空等七大千亿产业,办强专业、建优专业群、提升办学实力,以办学能级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比如,17所职业院校入选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建成国家级和省级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校10所。
二是提升服务企业能力。职业院校坚持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搭建科技创新团队、产业技术联盟、重点实验室、技术孵化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所需服务,每年承接技术服务项目40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450项以上、科技服务实际到款额6000万元以上。同时,做大做强职业院校参与社会培训、社会人员学历提升行动,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两清单一指数”,每年培训人次达10万以上,每年新增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10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学员30万人,努力让有学习意愿的社会人员“愿学尽学”“想学尽学”。比如,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与正保远程教育集团、正誉企业管理(广州)集团三方共建集“学生真账实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培训服务”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学院,目前为3万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真账业务,累计为台州本地中小微企业输送专业财税人才600多人,依托“财务云协同管理平台”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流程,降低企业核算成本达70%。
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纵向上,积极探索区域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中职+高职+企业”“中职+本科+企业”等方式,拉长了培养链,增强了学生对职业和企业的认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市域内开展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培育项目11个,入选省中高职一体化改革试点学校4所,每年培养学生1000多人。横向上,积极探索职技企一体化培养,实施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同目标引领、同政策保障、同平台支持、同归口管理、同频率发展的“五同”改革行动,推动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学分互认、一体培养,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目前已在全市16所学校43个专业开展试点,职技融通改革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肯定;借助“学历证书+技能证书”通道,8063名学生获得技能等级证书。
下一步,台州将紧扣现代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一条主线,以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为契机,不断巩固深化职教国家试点成果,在优化产教融合环境、畅通学生发展通道、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三个重点上下功夫,加强产教融合、学城共兴顶层设计,统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各方资源,落实好相关激励政策,扩大中高本企一体化培养规模,更加畅通“学历+技能证书”通道,努力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助推创建技能型社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为台州建设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贡献职教力量。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