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

范桂君:融通思政教育元素 构建特色思政育人模式

作者:范桂君 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7-17 浏览次数:

(作者简介:范桂君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整合育人元素,探索形成思政育人模式,让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格局。

一、用活党建“指挥棒”,为思政教育立根

强化顶层设计。学校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同责、部门分工协作的领导机制。抓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形成“宿舍—班级—系院”、教学区域形成“专业—教研室—系院”、公共场所形成“办公室—处室—机关党总支”党建思政网络。用好平台载体。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全校思政教育学术交流和工作研讨活动,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思政工作开展,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充分发挥标杆作用。大力开展品牌支部建设和党建“双创”工作,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个,山东省标杆院系个、样板党支部个。各党支部全面促进党建与思政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构建符合专业育人特点、使思政工作落地见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双促进、双提升。

二、夯实课堂“主渠道”,为思政教育铸魂

丰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与焦裕禄纪念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挖掘焦裕禄、朱彦夫等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邀请市政府部门领导、市委讲师团教授、外校教授到校作主题思政报告,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匠精神教育,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主题活动,使学生接受精神洗礼,体悟革命光荣传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技能成才,强国有我”主题教育等,激发技能报国的使命担当。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制定《思政课教师“三联系”工作办法》,充分发挥支部党员教师理论引领作用,与专业课教师形成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协同“辅导员工作室”开展思政教育研究,推动思政课教学和日常思政教育相互融通;指导各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开展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自信。

三、构筑服务“新生态”,为思政教育赋能

强化一站式服务,践行服务育人新理念。“阳光小青”平台包括“我投诉、我建议、我咨询、我报修、我招领”五个模块,师生轻松动动手指就能反映问题。坚持“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把解决问题、回应学生诉求与育人相结合,让反馈的每一句话都承载育人功能,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强化一体化推进,打造服务师生新模式。坚持“线上的问题线下解决”,通过建立“预警”制度、“周报”制度和“提醒函”制度,实现“线上”“线下”一体推进。

每月定期召开由多部门参加的意见建议分析会,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因时因事精准施策。强化一次性解决,实现服务师生新成效。学校践行“阳光”服务理念,对师生投诉问题,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事项一律公开办理,整个办理过程都可上网监督、提出建议。结合问题开展思政教育,让师生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拓展育人“同心圆”,为思政教育增温

倾听诉求,迅速交办。学校创新建立“轻听”午餐会工作机制,学校领导结合“阳光小青”收到的建议,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交流,对学生提出的日常教学、学习、生活等问题,专门形成落实方案,办理情况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和“阳光小青”服务平台进行公开。分类施策,精准解决。每月汇总形成《“轻听”午餐会学生诉求落实情况表》,根据责任单位落实进度进行精准督办。对反映的共性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优化育人环境。加强过程管理,跟踪督办。建立学生诉求建议“交办—整改—反馈—复核”常态化全链条闭环落实机制,通过以点带面,引领形成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各系院积极利用“轻听”模式,开展不同层级午餐会或下午茶,拓展师生面对面解决问题的覆盖面,延展思政工作维度。

五、搭建成长“大平台”,为思政教育加力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完善学校、系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及时精准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现实困难需求;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建立心理健康中心,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师生原创心理剧目《我亦是我》在第六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展演中荣获一等奖。打造“家校心桥”爱心品牌。党员干部带头,成立班级、系院、学生资助中心、学校资助领导小组四级帮扶组织,对特困、特殊学生,上门深入了解情况,建立专门档案,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爱党、爱国、爱校。建优“一站式”学生社区。将育人工作贯穿学生社区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下沉社区,搭建学生社团、志愿服务、朋辈教育帮扶、劳动教育实践等活动载体,构建成效显著的全环境“大思政”格局。


(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20247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