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顾修迅,东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东营职业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六位一体”办思政,纵深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
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学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及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学校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开齐开足思政课,在确定教学计划时对思政课优先安排,充分保证课时,全面落实学分。学校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修订)104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努力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学校成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在11个二级教学单位分别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断优化。
伟大成就,教育激励。学校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作用,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辉煌成果激励青年自立自信,教育引导学生从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坚定“四个自信”,从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使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校结合实际,在选用教育部“思政课导学”课件、讲义、专题片等的基础上,创新运用东营革命文化、“两个饭碗”文化、传统文化、校史资源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拓展格局,全面育人。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课题。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第二次党代会把“推进大思政体系改革”作为首推任务。学校以“1+6+N”系列思政文件为抓手,搭建全环境育人基本工作框架,系统加强思政课制度建设。学校在建好课堂这一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规划“三整合”路径,拓展“社会大课堂”教学新格局:一是整合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地、革命文化实践教学基地、“三下乡”和“四进社区”实践教学基地等三类实践教学基地;二是整合健全思政“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机制,严格落实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少于1学分的要求,并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是整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力量,明确全体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社会实践任务和教学工作量,探索出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双向兼职制度。
一体化建设,系统谋划。学校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径、新机制、新方法,牵头举行东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双协同 双提升”建设签约仪式,与东营市教育局签订“共建东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指导中心合作协议”,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山东胜利职业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签订“双协同、双提升合作协议”,与东营市文旅局签订“‘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与东营市内基础教育代表学校签署“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协议”。
“六要”标准,建设队伍。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校严格按照“六要”标准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加强教师思政教育,引导教师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学校搭建“大师资”体系,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任职准入制度,严把思政课教师聘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关;遴选优秀教师、党政干部和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聘请思政课退休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及青年教师的成长导师;建立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选聘优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和企事业单位专家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学校开展广覆盖、常态化、立体式教师思政培训,搭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学校思政课教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研讨交流平台,通过教研室讨论、优秀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指导、教学能力比赛等,着力培养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健全师德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师德师风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师德师风评议制度、师德师风舆情快速反应制度,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长效化。
主体责任,保障落实。学校主动扛起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学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领导体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常委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定期对学校思政工作进行研判部署。东营市委调研组到学校开展党建与思政工作调研,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到学校督导检查思政课教学工作,知名思政专家到学校听评思政课均对相关工作给予肯定。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