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何学军,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建设创新团队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与重要举措。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团队建设与教学创新有机结合,突出内涵建设、示范引领、协同发展,形成团队建设新范式,“双师型”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强化能力建设,“雁阵效应”结出教学团队创新硕果
团队落实新发展理念,无缝对接绿色化工产业链需求,健全“校企合作、互兼互聘、双元育人、持续提升”的运行机制,发挥全国劳模等“头雁”领航作用,全面提升团队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能力,建成德技双馨、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立以团队负责人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常态化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定落实“三全一示范”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二)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创新团队教师能力
团队教师承担国家职教团队课题,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积极推进“三教”改革。一是科学制定教师能力提升方案。围绕“四层级四模块”培养方案,依托国家实训基地、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等,开展团队教师技术技能、教研教法等方面的系列培训。二是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将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指导实训,实施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三是校企互聘互用、共育共培。团队依托学校与中石化南化公司共建的全国现代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评价,并为团队教师提供实践岗位,全面提升团队教师的“双师”素质,支持团队教师发展。
(三)坚持创新+服务,全面提升团队成果转化成效
团队坚持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围绕绿色低碳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注重成果转化,将创新成果书写在生产线上。充分发挥中试车间优势,解决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应用实际问题。教师依托国家现代化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等载体,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产生显著经济效益。深入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服务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思维培养。建成多个省级以上“双创”平台,教师指导学生创办企业、开发新产品,带动就业的同时屡获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奖项。
深化组网融通,“集群效应”赋能“双师型”队伍建设
团队加强专业协同、校际协同和校企深度合作,牵头成立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团队食纺化工协作组并担任组长单位,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工作章程,成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分工,人员交流、研究合作、资源共享,形成绿色化工专业领域的创新团队协作网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行业职教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学校以绿色生物制造技术专业为核心,组建包括药品生物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化妆品生产技术和药学等专业在内的绿色生物制造技术专业群。在创新团队的示范带动下,专业群教师坚持精细化、专业化发展,依托团队搭建的高水平科教平台,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实现专业群教师队伍融合发展。
(二)促进各级教师团队合作共赢
团队坚持强服务、优机构、促协作、严标准、求创新,与国家生物化工专业领域创新团队共同体和江苏省食纺化工协作组各成员单位同向同行,建立健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师资交流协作”机制,聚力解决共性问题、痛点问题、发展问题,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牵头制定食纺化工协作组章程,通过协作组各项活动,集聚各成员单位优势资源,聚焦“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主线,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学习研讨双促进、竞赛交流双联动、成果分享双提升的培训模式,推动教师团队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服务新质生产力
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设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团队的绿色创新能力,致力将环保、低碳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企业共创绿色创新生产实训基地,积极开展创新生产教育和培训项目,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环保素养。团队参与全国现代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联合行业组织、院校、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等,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促进产教布局匹配,服务高效对接,创新实践绿色化工“责任关怀五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突出示范引领,“品牌效应”推动行业职教扬帆出海
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管理机制等成功经验被学校其他专业(群)以及兄弟院校借鉴,以点带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形成了良性竞争和相互启发的团队建设氛围,国家、省级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为区域、行业、国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南科范式”。
(一)区域带动
主办覆盖省内食品纺织化工大类的国家培训项目,通过整合“政校行企”优质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组建高水平专业化培训团队,开发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将教研和培训有机结合,推进省内教师创新团队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二)行业推动
团队提炼建设经验成果,形成特色案例,依托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国家教育部门石化行指委等平台,通过参加会议论坛、制作展示画册、媒体宣传报道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担任行业协会委员、专家,为全国化工职教提供咨询指导。
(三)国际互动
团队坚持高水平“引进来”和高质量“走出去”双向发力,形成“文技并举、三堂融通”的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和以“中文+绿色生物制造”现代学徒制为特色的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成省级“郑和学院”,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探索实践“职教出海”新路径。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将继续秉承初心、牢记使命,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落实各项建设举措,聚焦“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新“双高”建设要求,强能力、促融通、作示范,打造职业教育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