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林刚,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因其成效直接决定着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长期以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学生成长各领域,探索构建了涵盖育人目标、教育内容、育人载体、保障体系、评价机制,具有职业院校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全场域劳动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注重劳创融合 提升育人目标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教会创造性劳动,这是教育的一项特殊任务”。学校将“培养具有创造性劳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列入人才培养目标,并坚持以“劳创融合”作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化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创新之举。这亦是职业院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加速、劳动新形态不断涌现的必然之义。
注重理实一体 优化教育内容
学校修订《劳动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每名学生必须修满16学时的劳动教育课程,教育内容主要围绕专业技能、创新创业、劳动习惯、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并合理安排理论、实践教学时间。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校内公共区域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结合专业实践、实习、实训开展生产劳动;围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实现创造性劳动成果孵化、转化;结合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
同时,学校将劳动教育列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评比,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劳动教育,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良好劳动品质和创造性劳动能力,使劳动教育覆盖人才培养各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新媒体技术,学校开发完善了劳动教育系列配套课件、微课、习题等,形成劳动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库,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注重三维并举 创新育人载体
学校坚持实践导向,同步强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构建从校内到校外、从生活到学习、从个人到社会的劳动育人载体体系。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学校整合资源建立校内日常生活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从“扫一屋”(即宿舍、教室、校园等)开始,强化督查考核,促进学生日常生活能力不断提升。
生产劳动教育方面,学校依托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卓越技能人才成长空间、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校企合作企业等载体,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岗位实习实践,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夯实专业技能基础。同时,依托大学生创客空间以及职业院校、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载体,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探索创新创业,自觉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感受以劳动创造价值的幸福。学生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30多次。
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学校因地制宜设置志愿服务岗位、志愿服务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推出志愿服务菜单,每年有近万人次投身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积极体验服务性劳动的快乐,不断增强奉献社会的责任感。1个志愿服务团队获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的联合致函表扬,获评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优秀团队。
注重多管齐下 完善支持体系
学校强化平台支撑,设立劳动教育教研室、校级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强化教育教学组织与教改研究,推动以研促教、以研促改;设立劳动实践周,开展生活技能展示、专业技能及作品展示、优秀创业项目展示等活动,浓郁劳动实践氛围。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选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匠中国年度人物、江苏省时代楷模等担任兼职导师,来校开设“劳动开学第一课”“大师课”。
强化示范引领,召开劳动教育总结表彰大会,集中表彰生活之星、技能之星、创业之星、奉献之星和劳动教育先进党总支(支部)、劳动教育优秀班级、劳动育人标兵等,广泛选树先进典型。
强化经费保障,设立劳动教育专项经费,切实提供人员、物资、资金等保障。
注重数字赋能 改进评价机制
学校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建设学生劳动素养赋能“大数据”平台,建立全体在校生劳动教育科学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践调研、师生座谈、数据反馈等持续细化评价内容和标准,进一步明确理论学习和劳动实践要求,细化劳动实践的类型、项目、次数、考核要点和时间等要求,强化评价体系的动态精准。
建设信息化劳动素养跟踪评价平台,推进全校学生劳动教育总体数据可视化、学生个人劳动实践参与情况具象化,实现学生劳动实践效果评价个性化,使得学校和学生都能实时掌握劳动教育开展、参与及成效情况,实现评价过程化、跟踪全程化。同时,数字平台还突破了时空限制,教师、家长、服务对象等主体参与学生劳动教育成效评价,评价主体更多元。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