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袁雷,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为有效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需要“两张皮”的问题,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坚持“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思路,探索形成了“校企共营、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团队共长、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五共”模式,实现了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
校企共营,聚焦产业链,破解“合而不融”困局
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导致校企“合而不融”的重大障碍。学校通过校企联合共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共同体、订单班,让企业由人才的被动使用者转变为人才的主动培育者。
校企联合共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学校与上海赛特丝绸进出口有限公司、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业内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国际时尚学院、嘉环ICT产业学院等5个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由公司推荐人员担任院长,充分发挥企业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由传统的一元管理转变为多元治理,将学院建成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国际合作、社会服务、学生创业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学院实行类企业化运行模式,以目标为导向重构绩效考核体系,用责任和效益使校企紧密融合在一起,有效破解了校企“一头热一头冷”和“两张皮”的困局。学校的6个案例入选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多方参与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联合头部企业和高水平高等院校,牵头发起成立全国丝绸、全国通信网络、全国数字商贸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成立的淄博市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入选山东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各个共同体、联合体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有效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有效助力行业企业发展。
校企合作设立订单班。学校先后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博汇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金城集团有限公司等设立订单班,校企双方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享人才队伍、共育专业人才,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万余人。企业人才的“按需培育”,既解决了企业急需专业人才而自己无条件培养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人才培养把握不准市场需求的难题,还实现了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多赢。
专业共建,突出人才链,破解供需不匹配难题
产教对接不精准、融合不紧密,是导致校企人才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堵点。学校建立了专业动态管理和分类评价机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专业,形成了专业根植产业、人才培养精准服务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精准设立专业。精准对接省“十强”产业、市“四强”产业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制定《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精准服务淄博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优化人才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以及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品牌专业群、特色专业8个,与省“十强”产业高度匹配。
合力做优专业。学校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以专业集群带动专业上层次、上水平。时尚创意专业集群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淄博海润丝绸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聚焦产业链中高端,培养数字化时尚设计人才,助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学校累计为全国丝绸纺织服装产业输送3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百余名毕业生成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代通信技术专业集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建成群内各专业共建共享的校外实训和就业基地,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开展社会技能鉴定1.3万余人次。
将产业嵌入专业。针对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建立了专业与产业对接的良性循环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虚实融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虚实融合”中的“虚”指虚拟仿真数字化操作,主要用于提升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实”指的是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实战操作中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力递进”指构建“单项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工学交替开展识岗实习、轮岗实习和跟岗实习,实现技术技能和人文素养的递进提升。在此基础上,实施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的产学研培创项目,形成“接单—设计与生产—交付”的综合实践路径,实现“作品—产品—商品”的有效转化。
人才共育,构筑教育链,破解契合度不高堵点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度低,是职业教育的常见短板。学校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周期,企业全过程参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重构、模块教学设计。
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依托国际时尚学院、嘉环ICT产业学院、世博动漫学院等混合所有制学院,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将产业要素嵌入专业建设全过程,实现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快速匹配。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基于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企业培训内容嵌入课程体系、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实施产教融合型课程改革;创新开展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确保人才培养的达成度。
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学校现有校企合作单位573家,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与科研基地等400余处。在实践教学层面,做实“校中厂”,让企业扎根学校。以服装智造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北京德艺佳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校中厂”为依托,以工学结合教育为核心,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在生产教学层面,做实“厂中校”,让学校进驻企业。依托青岛世博华创国际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歌尔工学院等“厂中校”,校企一体化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实训标准,院校导师与工匠导师共同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和现场工程师培养。
校企共建育人平台。学校获批28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校企合作建立“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将华为认证、影视后期制作等教育资源、社会资源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以“岗”促教、以“课”促改、以“赛”促学、以“证”改评等方式,实现训育并举、综合育人。嘉环ICT产业学院全系列引入华为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教师认证体系、考核认证体系,构建“理论学习—项目实践—理论提升—项目研发”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智能信息通信应用型人才。师生在国家一类大赛中获奖5项,参加省部级大赛获奖1200余项。
团队共长,激活创新链,构建“共生共长”机制
学校以校企共建为突破口,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使教师主动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聘请企业高技能工匠到学校兼职任教,形成校企高端人才“双向交流、共生共长”的常态化机制。
专业教师到企任职,利企利校。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建成57个教师企业工作站,校企双方实行资源共享、人才共济、成果共用,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技术研发、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教师参与企业科技项目研发、生产管理等实际工作,构建起企业“出题”、教师“解题”、学生“参与做题”的互动模式。学校与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微纳米气泡水洗新工艺,年减排废水50万吨,减排浆料等助剂2万吨,节水30万吨。
能工巧匠到校兼职,利校利生。学校健全兼职教师选聘、教学、管理、考核等相关制度,从企业一线聘请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工匠,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研攻关等,补齐学生操作技能短板。大力实施产业教授特聘行动,聘用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与学校教师组建“教学拍档”,结对共同承担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和工作室建设等,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学校累计聘用产业教授150余人。
科教融汇,实现校企双向赋能。学校依托智慧校园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高等学校数字化创意设计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将科技创新融入学校教学环节,支持专业教师主动对接企业,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和转化推广应用。学校获批立项22项省级项目,荣获82项省级科研成果,获得授权专利117项,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了技术难题。
资源共享,提升价值链,为经济发展赋能加力
学校依托“政校企行”多方资源,建立生产性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基地,以市场化、专业化手段,促进产教、校企深度融合。
引进优质资源。对标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等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教学标准,实施“双带头人”培育计划,多途径引聘高校专业带头人、头部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组建“专家+技师、工程师+设计师”“三位一体”教学团队,打造全新教学生态。依托校内工作室和20多个独立设计师品牌运作平台,开发了“齐锦工坊”“青悠坊”“山轻袂”等多个品牌,推出千余款文创产品,推动教学成果市场化。
发挥平台优势。校企合作建设丝绸纺织服装全链路数字化展厅,以及一系列以数字为基础的时尚创意教学空间,对标丝绸纺织服装国际前沿,以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和商业模式转变,助力丝绸纺织服装企业由传统的“以产定销”转变为现在的“以销定产”、“零库存”运营。校企携手打造“一园四中心”(1960丝绸创意园、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时尚创意中心、服装智造中心、丝绸文化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校企携手开展教育教学、设计制作、艺术展陈、时尚走秀、旅游研学、文创展示。
参与国际合作。在金边和达卡建设“中柬服装工艺”和“中孟现代纺织”2个海外职教基地,参建几内亚、刚果(金)2个海外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与印尼多媒体学院深度合作院校数字化转型建设,积极参与以纺织服装、现代通信、智能制造行业为核心的国际化教学、课程标准制定,积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化教学资源,常态化开展技能人才、管理人员培训,协助企业输出中国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打造对外交流合作新平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