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

陈仕俊:高质量党建引领办学内生式发展

作者:陈仕俊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3-11-21 浏览次数:

(作者简介:陈仕俊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内生发展”理念和要求引入职业教育办学领域,既是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办学的外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优化类型特征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发展从内容推动”的意识,认真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谋划并全力推动学校重大战略、重大发展思路和重要政策举措,走出党建引领职业教育办学内生式发展的“工商”路径。

   党建统领  组织赋权是内生式发展的关键

   内生发展是一种自下而上、源自于内部的发展模式,建立一个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内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局限于局部和眼前利益,以职业教育党建为核心和龙头,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引领职业教育治理创新发展,既平衡各治理主体力量,又主导各治理主体力量,既纠正“市场失灵”,又避免“政府失灵”。浙江工商职院通过党建统领、支部建设,构建“1+8+N”一体化推进党建工作机制,即1个党委为党建龙头、8个二级党总支为党建中坚、28个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为党建基本单元,充分发挥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组织体系的凝聚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实现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贯通,解决党建层层递减问题,推进党建与学校发展、党建与师生成长、党建与专业建设、党建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真正将党建融入中心、融入专业、融入育人,解决党建与业务融合不深的问题。此外,以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始终坚持“党建强则学校强”理念,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党委书记扎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树立“书记抓、抓书记”鲜明导向,大胆解放思想,聚焦自我革命,推动基层党建机制创新,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思想护航  主体认同是内生式发展的前提

   主体认同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对对象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并内化为主体的价值体系和实践行为的过程,为学校内生发展注入精神动力。浙江工商职院通过战略谋划、凝聚人心,加强学校主体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一是学校理性认知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和发展规律,根据新时代新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强化师生价值认同,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通过总结百余年来的办学实践和经验,凝练并通过各种形式传承和践行“工商精神”,落实“八心八问”,倡导“四个改变”,深入开展“三争创高、五年跨越”为主题的思想大解放、三风大转变的专项活动,以“大兴思想解放之风、勇当时代探路先锋”为题的“解放思想”专项活动以及“爱党爱国爱校爱生”教育专项活动,一系列振精神、提信心政策和聚人心、暖人心举措,使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产生了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乃至目标认同和任务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体系和实践行为,以思想“大破冰”引领行动“大突围”,统一思想、革新理念、点燃激情,形成干事创业、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学校的内生式发展。

   合作聚力  合作参与是内生式发展的基础

   内生发展是一个参与的过程,各参与主体通过参与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职业教育的跨界类型特征,使其由学校一元治理主体结构走向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育人形式。合作参与在系统内部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组织与协调职业教育结构要素,实现多元主体本着提升职业教育的公共质量“平等相待、协商对话”。浙江工商职院通过人才强校、学生发展、产教融合,整合教师、学生以及政行企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共同参与学校发展建设。一是搭建教师发展服务平台,建立“金字塔型”名师培育架构,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体系,突出“代表性成果”评价,拓宽评价内容、评价领域及送审评价覆盖面,不断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业绩直评及对等性业绩评价。二是将学生视为学校内生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利益诉求,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的原则,通过实施思政教育“铸魂育人”工程,实现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发展。三是不断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协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探索新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实现政府、学校、产业、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协同育人,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机制赋能  资源创新是内生式发展的核心

   内生发展注重培养自身发展能力,发掘本土内部潜力,合理有效利用外部经济、技术和智力资源等。浙江工商职院通过放权强院、分配激励,进行制度创新,优化内部资源有效配置,通过社会服务实现内外部资源的有效协调。一是学校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引领力,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动员全校师生进行全方位改革,遵循权责统一、学术自主、目标管理和依法治理等原则,从直线式管理改为扁平化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优化学校内部资源有效配置。二是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办学活力和教职工发展活力,建立“按劳分配、科学考核、绩效挂钩、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深化收入分配、教师考核评价改革,注重绩效、兼顾公平,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激发和调动一线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搭建“国省市校”四级平台,依托科研带动技术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引领校地共建,构建现代新型农民培育体系,积极整合外部资源,实现校地互联互动、共兴共荣。近年来,学校以慈溪市家电产业集群为基础,与地方政府和公牛集团等头部企业共建慈溪学院,地方政府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和400余亩土地,促进学校与区域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在构建技能型社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浙江工商职院遵循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以及办学内生式发展内涵,坚持问题导向,从组织、认同、参与和资源四大要素出发,从体制机制自我革命寻求突破,通过组织变革和系统重塑,以高质量党建激发动能、破解难题、整体智治、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学校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景气度”不断提升,核心成果“立项数”呈现井喷,“影响力”显著扩大,办学适应性不断提升,为党建引领职业教育办学内生式发展提供了“工商示范”。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11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