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

何学军:以“四千精神”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作者:何学军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3-09-03 浏览次数:

 作者简介:何学军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就业是衡量办学水平、检验培养质量的“试金石”。近年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紧抓就业这个民生之本,聚焦就业工作关键环节,靶向施策,以“四千精神”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取得显著成效。入选全省高校创新创业“金种子”孵育项目3项,获江苏省第七届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奖项3项和“优秀组织奖”。出色的成绩单,彰显了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的智慧与定力,为全国各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

   直面问题,着力列明毕业生就业问题清单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坚持问题导向,直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专业与产业需求不完全匹配、就业渠道不够畅通、少数毕业生就业自信心不足等问题,着力理清发展思路,梳理问题清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积极访企拓岗,提升服务效能,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切实解决毕业生“难就业”“慢就业”“懒就业”等问题,为学生实现个人所想、家庭所盼、社会所需铺路搭桥、增值赋能。

   靶向施策,以“四千精神”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学校秉承范旭东先生的“爱国科学实业”思想,以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目标,以建设“产教融合深、办学特色明、培养质量高”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愿景,全面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评价”一体联动机制,在“深融合、优服务、实举措、强帮扶”中发扬“四千精神”,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实处。

   ——深融合,走遍“千山万水”,访企拓岗畅通就业渠道。

   学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牛鼻子”,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国家教育部门就业育人项目10余项、省级校企合作示范组合1项,实现学校与企业、毕业与就业、专业与岗位“三对接”。深化“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学校书记、院长带头深入走访企业,新开拓就业岗位近1000个,实现校企人才培养供需精准对接。搭建就业“直通车”。校企协同开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打造“就业基地”,各二级学院落实“一专一企”要求,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围绕“就业育人”深入开展合作交流,实现专业与岗位有效对接。校企的深度融合解决了专业与职业分离、理论与实践割裂、学习与就业脱钩的问题,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销对路”。

   ——优服务,说尽“千言万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学校坚持将就业教育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引导学生找准就业定位。完善专业人才预测、预警系统。及时将就业契合度反馈给教育教学培养,强化专业服务就业目标,切实提高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构建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依托国家大学生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突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孵化、技术对接,实现实习与实训、创新与创业、科技赛与创业赛“三结合”,有力推动创业就业互促互进,彰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激发持续有力的就业“新动能”。增强毕业生就业自信心。常态化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就业讲座、政策宣讲、就业指导等,帮助毕业生把握就业形势、提升就业技巧。及时推送岗位信息。全体就业导师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注册,在线提供“一键响应”服务。

   ——实举措,想尽“千方百计”,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学校牢固树立“大就业观”,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确保责任、政策、举措落实到位。压实就业工作责任。主要领导全面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全员参与,定期召开专题会、推进会和调度会,及时研判就业形势。健全就业工作落实机制。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专班,出台学校就业工作量化指导实施办法和就业质量考核指标,全面落实机构、场地、人员、经费要求,切实做到组织架构清晰、职能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完备,为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与条件保障。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落实“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等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到人民军队“大熔炉”锤炼成长,应征入伍人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有了坚强的领导、可靠的保障和强大的动力,学校就业工作的推动力度大、士气足、气象新。

   ——强帮扶,不惧“千辛万苦”,助推学生顺利就业。

   学校将就业困难帮扶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精准摸排、精准研判、精准施策“三精准”实招硬招提升帮扶工作成效。开展精准摸排,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就业意向、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需求调研,全面掌握就业困难学生情况,建立“一生一档”工作台账。强化精准研判,从学习、行为、心理、家庭等方面分析就业困难原因,制定“一生一策”工作方案,进行分类实施与指导。突出精准施策,针对就业困难的不同原因,实行“一对一、点对点”个性化帮扶,及时介入疏导心理问题,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求职补贴、开展残疾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实现毕业生愿就业、能就业、就好业。

   一项项改革,辨证施治;一次次创新,硕果喜人。学校将高质量就业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坚持在关心关爱中立德树人,以“四千精神”推动就业工作“稳、保、促”良好局面的形成。学校胸怀大局“稳就业”,充分认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和保障工作。学校系统谋划“保就业”,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不断深化“三教”改革和科技创新,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评价”一体化,着力构建高质量就业生态链。学校以问题导向“促就业”,聚焦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9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