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兴洋,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体到职业教育,就是要构建起能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而构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职业行动能力培育是关键。新职教法提出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人才培养目标,正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职业行动能力培育,应从目标精准导向出发,强化适切意识;从关注个体发展出发,强化主体意识;从跨界培养模式出发,强化协作意识;从增强适应能力出发,强化自励意识;从注重文化融入出发,强化生态意识。
一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适切意识。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落实到人才培养中,体现为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适切性。这既是办好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基本标志,也是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根本要求。社会上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说到底就是因为人才供给结构与岗位需求结构不匹配。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方面表现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适切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全民终身学习需要,在更大场景和更深层面实现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适切性。
二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主体意识。一方面,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社会职业的多样性,使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适应社会上的每一种职业。另一方面,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各种职业和对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往往相对稳定,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特定时期也会保持相对稳定,这正是学生个人与职业岗位可能匹配的重要前提。因而,就职者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匹配”、就职者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之间的“匹配”,对学生个人和用人单位来说都很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可以准确把握不同学生个体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所具备的能力、条件和专业知识,以及社会和市场之间寻找平衡点,强化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主体意识,促进每个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三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协作意识。全时空开放办学,有效构建职业行动能力跨界培养机制,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协作意识的具体实践。建立由政府牵头的“产政学”深度融合体制,通过政府政策给力、企业资源助力、学校培养出力,可以促进各方在有效构建学生职业行动能力跨界培养机制中形成合力。作为由开发区举办、又“驻扎”在开发区的高职院校,笔者所在学校根据时代热点、国家需求和高新区需要,超前调整课程体系,有效培育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新区管委会主导下,依托本校,聚合园区街道、行业企业以及区域职教资源,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职教联盟——无锡高新区职业教育联盟,形成横贯园区街道、纵通本科中专的职业教育发展“区块链”。“横贯园区街道”就是以共建“产业学院”方式,在助推特色小镇建设氛围中,培育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纵通本科中专”则是以共建“分段培养”方式,在连接区域内外教育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四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自励意识。自励是持续行动的动力源。职业行动能力培育,需要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着手。“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技术的途径越来越多,思维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成了提升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重要抓手之一。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发展,需要将被动型的“灌输教育”转化为主动型的“自励教育”,需要他们将外部教育自觉地转化为内在修养,依靠其内在动力增强主动适应的能力,实现职业行动能力的持续有效提升。笔者所在学校通过设置“学生校长助理”岗位、举办“校长早餐会”“学生会主席列席校长办公会”等形式,持续让学生与校长对话、与学校对话,使他们有机会成为学校政策的建议者、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和校园民主的执行者。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了职业行动能力的培育水平。
五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生态意识。文化生态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德行培养又是文化生态建设的首要目标。构建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文化生态,并不是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基础。“高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路径也多种多样。学校可与企业合作推进先进产业文化进校园,宣传能工巧匠与工匠精神、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也可与地方文化部门合作,推进特色地方文化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伟大人物的精神力量。只有把学生成长成人视为学校的核心目标,把企业成长壮大视为学校的价值追求,把与地方共同发展进步视为学校的责任担当,方能使职业教育行稳致远。同时,构建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文化生态,打造有品位的职业教育,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学校可运用通识课程灵活多样的教学,通过丰富的渠道和多彩的活动,传递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使其内化于思想,外化于言行,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同时形成无须提醒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拓展职业行动能力培育新格局。为精湛学生一技之长,锻炼学生专业素养,还要通过广泛的、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实现政行企校多元主体育人资源的共创、共建、共享、共赢,使企业生产设备成为教学设备,企业工作任务成为教学任务,企业工作环境成为教学环境,继而形成专业教育与品德教育相融通、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通、工作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融通的崭新局面,为构建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文化生态提供广阔物理空间。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