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

甘肃省级民主党派、省政协委员助推职教发展
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时间:2024-07-27 浏览次数: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今年以来,甘肃省级民主党派、省政协委员围绕培育技能型人才积极建言献策,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甘肃全省现有各类职业院校27所,年招生规模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半,职业教育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助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民盟甘肃省委会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历史原因,职业院校中政府所办院校居多,存在专业和课程设置趋同等问题。

为此,民盟甘肃省委会建议有计划地把职业教育办学的主动权交给行业或企业,由行业协会牵头,和各大职业院校开展紧密合作,着重解决学生实操问题,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加强与行业或企业的联系沟通,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大师进校园、能人当教师、师傅带徒弟”的育人模式,试办前厂后校或前校后厂,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从整体上看,我省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队伍还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发展平台不强等问题。”省政协委员、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徐宏伟坦言,亟须从省级层面有针对性地深化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

他建议,在省级层面统筹高层次人才计划,设立甘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针对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扩大现有人才计划种类、数量和支持面,培养和扶持一批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加强校校合作和对口帮扶,依托东部地区高水平大学,整建制委托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创新团队整建制引进工作。

省政协委员、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坚葆林认为,要充分依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行业企业等机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质量建设一批人才培养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打造职教命运共同体,激活人才振兴新引擎。要加强重点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规范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真正培养好用、适用、管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坚葆林还建议,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体系,通过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等,切实提升高技能人才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快建立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来源: 《人民政协报》2024727日)